体育系简介


编辑:admin_tyb 发布时间:2020-04-13 点击量:2053

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

体育系简介

     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体育系,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的体育教学部。 体育系积极响应国家“体育强国”发展战略,秉持“修德、博学、笃行、报国”的校训和“敢为人先,奋发图强,育才树人,追求卓越”的校园文化,以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为己任,着力培养品行兼优,技能卓越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。

    体育系承担着全院本、专科学生公共基础课《大学体育》教学,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,休闲体育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,体育学科建设及科研,校运动代表队建设及管理,全院师生群体活动和运动竞赛的组织、训练、管理,以及全院体育运动场馆运行管理等工作。

专业介绍及人才培养目标

     体育系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,现下设休闲体育专业,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需要的休闲体育专门人才。

   

 休闲体育专业是学院适应新时期国家休闲体育发展战略需要,结合现代教育观念,设立的独具特色的创新型体育学新专业。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就业市场研判并结合社会需求的大环境,以培养休闲体育学科专业素养为基础,以凸显体育休闲性为特色,构建了以户外运动、体育旅游与规划、赛事组织与运营为教学主导的休闲体育专业培养体系。本专业教学以体育休闲为主题的经营开发、组织管理、咨询指导以及科研教学等工作为研究对象,着力于培养管理型、创新型、研发型、项目策划型以及体育市场营销和开发型,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。本专业学制四年,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。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约200人。

课程体系

     体育系打造了四位一体的全面性的教学课程体系。特别将健美操、峨眉武术融入到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,形成了西南片区独具特色的公共体育精品教学课程。

    专业核心课程:体育学概论、休闲体育概论、体育旅游概论、休闲体育经营与管理、体育科学研究方法、体育竞赛组织与编排、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、运动生理学、运动解剖学、运动心理学、田径、游泳、球类项目、峨眉武术系列、户外运动等。

专业特色

     本专业以“基础素养”+“专业能力”+“创新创业”为框架构建专业特色,在大型群众体育赛事(马拉松)组织与管理、体育市场营销、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、体育旅游概论、体育赛事管理方面,学生的理论水平、实践能力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。近年来,学生参加省级类比赛获得冠亚军20余次,取得了优异的竞赛成绩。本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,在从事以上项目的就业发展中,也表现出良好专业素养,整体毕业前景良好,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。

师资力量及教学、科研成果

    体育系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,蓬勃活力、团结合作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团队。现有教职工30人,其中教授6人,副教授7人,讲师18人,硕士15人;国际级裁判员4人,国家级裁判员3人,国家一级裁判员21人。

其中,教师周兵,作为四川省独立院校唯一的田径国际级裁判员,常年参加国内外田径比赛,在世锦赛、亚运会、国内锦标赛、冠军赛、竞走比赛、室内赛、项群赛并担任技术官员、技术总管。

教师卓长清,田径、钓鱼国家级裁判,多年来执裁于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、全国中学生运动会、上海国际马拉松等20多场。

教师李逊,国家级篮球裁判员,曾受邀担任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技术官员,常年参与国内各项篮球赛事的裁判工作。

教师陈健,学校健美操代表队金牌教练,多次带队在国家、省各项比赛中获得佳绩。

教师张乐,国家一级运动员,前八一羽毛球队主力队员,曾获全国羽毛球比赛第三名学院羽毛球队主教练。

     团队及成员主研、参与完成省厅级项目10余项、校级项目10余项。出版专著、教材3部,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,发表各类核心期刊200余篇,在各级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获一等奖5项、二等级18项,其中“未来男子三级跳远及其相关项的关联与极值的建模与分析”入选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(中国)、“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三级跳远的发展趋势和各单跳比值”入选美国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科学大会(美国)、“国内外优秀百米运动员成绩主要因素相关分析”入选北京11届亚州运动会体育科学大会(中国)大大提升了学术、学科影响力。 

     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历史时期,体育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肩负“体育强国、健康中国”战略使命,紧密围绕学校综合改革,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,在奔向“竞技化、现代化、大众化、科学化”建设目标中“文武兼备,术道并重”,为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、健康梦而不懈努力! 


学院地址: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肖坝路222号
邮政编码:614000
版权所有: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
技术支持:信息化中心
蜀ICP备05005318号    川公网安备51110202000072号